引起掉髮的原因
以下提供幾個可能引起掉髮的原因:
1. 藥物引起掉髮:最常見是治療癌症的化學藥劑或是放射線治療照射頭部,在1-3星期內就會發現大量落髮。習慣長期服用避孕藥的婦女,少數在停用後有可能發生像產後掉髮的情形。另外,有些治療痛風、關節炎、憂鬱症、心臟藥、降血壓藥、降血脂藥,也可能引起短暫掉髮現象。
2. 重大事故:當人們遭遇重大事故如重病、心靈巨創...,會使許多頭髮同時由生長期或退化期提早進入終止期,而在二至三個月後出現大量之掉髮,這種掉髮又稱為終止期掉髮,有可能可以自行痊癒。
3. 內分泌異常:甲狀腺機能亢進、甲狀腺機能低下、副甲狀腺機能低下、腺垂腺機能低下......都可能引起掉髮。
4. 遺傳:個人的個體差別,或者是脫髮家族遺傳。因遺傳基因在青春期後就開始表現出來。
5. 產後掉髮:婦女懷孕時,部分頭髮受刺激而生長加快,但是生完產後,許多頭髮很快也進入休止期,這些頭髮在2-3個月後會一起大量掉落,掉髮的情形可能會持續1-6月,不過這是正常且常見的現象。
6. 疾病引起掉髮:生病可能造成部分頭髮加速進入休止期。所以往往可以看到一些人,在一次重大的疾病(如高燒、嚴重感染、住院、開刀)之後1-3個月開始發現大量掉髮。大部分的人在恢復健康之後,頭髮又會漸漸長回來。
7. 營養缺乏引起掉髮:快速減重、進食障礙可能導致營養缺乏,尤其是蛋白質、維他命缺乏,會導致嚴重掉髮,發生時間也是在1-3個月之後。另外,缺鐵也可能造成掉髮,尤其是鐵質吸收不足或是月經量大的婦女。是不是血中缺鐵可以經由抽血檢查得知,並可以服用鐵劑來治療。服用過量維生素A(或魚肝油),也可能產生掉髮的副作用。
8. 雄性禿:雄性禿可說是最常見掉髮的原因,而且通常可以在父親或母親任一方家族找到家族史。雄性禿不單是發生在男性,女性也會雄性禿,不同的是女性雄性禿的表現不會像男性雄性禿那麼明顯,通常只是頭頂的頭髮漸漸稀薄。雄性禿並非中年人專利,可以早從10幾歲的年齡就開始發生。雄性禿並無根治的方法,不過目前已發展出許多方法可以治療改善或延緩雄性禿的進行。這些方法包括有外用藥水、口服藥以及開刀。
9. 圓禿:圓禿相當常見,俗稱「鬼剃頭」,因為來得突然又莫名其妙,理髮時才發現頭髮圓圓禿了一塊。輕微圓禿只禿一兩圈,嚴重的圓禿可造成整個頭禿,甚至連眉毛、腋毛、陰毛都一起掉。圓禿可以發生在任何年紀,真正病因機轉不明,一般相信是局部自體免疫發炎反應,臨床的觀察也發現圓禿跟心理壓力突增有關聯。輕微的圓禿可以不需要治療,在圓禿停止擴大後2-3個月,會自行長回頭髮。嚴重的圓禿則可能難以恢復。目前可以藉由外用藥、口服藥或頭皮注射類固醇來幫助頭髮早一點恢復。
10. 拔毛癖:好發於小孩子,不過20、30幾歲的大人也有可能發生。算是一種精神官能症,因著心理壓力反應,養成拔頭髮的癖好。病人若能意識到這是不好、無益的行為,加上家人的了解、關懷,再加上藥物解決癢的問題,通常可以恢復。
11. 整髮、護髮不當:使用染髮劑、燙髮不當有可能傷害頭皮、頭髮造成掉髮。編髮辮、綁馬尾,太過用力拉扯會造成毛囊暫時或永久受損。洗髮、吹整、梳髮過於頻繁,頭髮乾裂,也會掉髮。
12. 脂漏性皮膚炎:大約有10%~16%的人會有脂漏性皮膚炎的皮膚問題。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性皮膚炎,常發生在頭皮、眉毛、鼻翼兩側及下緣等處,症狀為紅斑、脫皮,偶有發黃、油膩的皮屑,會令人感覺有點癢但又不會太癢,嚴重者會有流湯流水、二度芽孢黴菌感染等症狀。這種皮膚炎是很難完全斷根的,然而幸運地是只要配合專業皮膚科醫師的治療,可將發作的次數及嚴重程度降到最低,並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。
13. 頭癬(黴菌感染造成):俗稱白癬,是黴菌感染造成,可以顯微鏡檢查或黴菌培養來確定。除了掉髮、斷髮,頭皮也會癢、脫屑、紅腫或找到小黑點。好發在小女孩或中年婦女。只要配合口服抗黴菌藥及外用藥,很快可以治癒。
14. 甲狀腺疾病:不管是甲狀腺機能亢進(過多)或甲狀腺機能低下(不足)都可能造成掉髮或頭髮稀疏,只要抽血就可以確定。
15. 紅斑性狼瘡:可以造成頭髮稀疏或局部像圓禿的掉髮。可以配合其他皮膚臨床變化(如臉部蝴蝶斑)、抽血、皮膚切片來診斷。
16. 毛囊炎:常發生在男性或是油性皮膚者的身上。任何有毛孔的部位,都有可能發生;尤其容易潮濕、摩擦的部位為好發區域,例如頸項、腋窩、頭皮、前胸、後背、臀部、大腿、陰部、上臂等處。其感染源為細菌(葡萄球菌、鏈球菌等)感染。
17. 梅毒:性病梅毒也會造成掉髮,可以藉由抽血診斷。
18. 其他皮膚發炎性疾病等。
掉髮的原因,除了臨床檢視、詢問病史、抽血檢查、顯微鏡檢查外,目前針對掉髮時作頭皮的皮膚切片,有改良新方法:事先在頭皮打上少量局部麻醉劑,經過15分鐘後,取大小約0.5公分以下的皮膚送病理化驗,手術時間不到5分鐘,術後觀察一段時間沒有出血現象後就可以回家,傷口極小。有正確的診斷才有正確的治療,尤其是針對反覆發作、久治不癒未見改善的頭皮疾病,更應該考慮作檢查,不要再盲目嘗試各種治療。
1. 藥物引起掉髮:最常見是治療癌症的化學藥劑或是放射線治療照射頭部,在1-3星期內就會發現大量落髮。習慣長期服用避孕藥的婦女,少數在停用後有可能發生像產後掉髮的情形。另外,有些治療痛風、關節炎、憂鬱症、心臟藥、降血壓藥、降血脂藥,也可能引起短暫掉髮現象。
2. 重大事故:當人們遭遇重大事故如重病、心靈巨創...,會使許多頭髮同時由生長期或退化期提早進入終止期,而在二至三個月後出現大量之掉髮,這種掉髮又稱為終止期掉髮,有可能可以自行痊癒。
3. 內分泌異常:甲狀腺機能亢進、甲狀腺機能低下、副甲狀腺機能低下、腺垂腺機能低下......都可能引起掉髮。
4. 遺傳:個人的個體差別,或者是脫髮家族遺傳。因遺傳基因在青春期後就開始表現出來。
5. 產後掉髮:婦女懷孕時,部分頭髮受刺激而生長加快,但是生完產後,許多頭髮很快也進入休止期,這些頭髮在2-3個月後會一起大量掉落,掉髮的情形可能會持續1-6月,不過這是正常且常見的現象。
6. 疾病引起掉髮:生病可能造成部分頭髮加速進入休止期。所以往往可以看到一些人,在一次重大的疾病(如高燒、嚴重感染、住院、開刀)之後1-3個月開始發現大量掉髮。大部分的人在恢復健康之後,頭髮又會漸漸長回來。
7. 營養缺乏引起掉髮:快速減重、進食障礙可能導致營養缺乏,尤其是蛋白質、維他命缺乏,會導致嚴重掉髮,發生時間也是在1-3個月之後。另外,缺鐵也可能造成掉髮,尤其是鐵質吸收不足或是月經量大的婦女。是不是血中缺鐵可以經由抽血檢查得知,並可以服用鐵劑來治療。服用過量維生素A(或魚肝油),也可能產生掉髮的副作用。
8. 雄性禿:雄性禿可說是最常見掉髮的原因,而且通常可以在父親或母親任一方家族找到家族史。雄性禿不單是發生在男性,女性也會雄性禿,不同的是女性雄性禿的表現不會像男性雄性禿那麼明顯,通常只是頭頂的頭髮漸漸稀薄。雄性禿並非中年人專利,可以早從10幾歲的年齡就開始發生。雄性禿並無根治的方法,不過目前已發展出許多方法可以治療改善或延緩雄性禿的進行。這些方法包括有外用藥水、口服藥以及開刀。
9. 圓禿:圓禿相當常見,俗稱「鬼剃頭」,因為來得突然又莫名其妙,理髮時才發現頭髮圓圓禿了一塊。輕微圓禿只禿一兩圈,嚴重的圓禿可造成整個頭禿,甚至連眉毛、腋毛、陰毛都一起掉。圓禿可以發生在任何年紀,真正病因機轉不明,一般相信是局部自體免疫發炎反應,臨床的觀察也發現圓禿跟心理壓力突增有關聯。輕微的圓禿可以不需要治療,在圓禿停止擴大後2-3個月,會自行長回頭髮。嚴重的圓禿則可能難以恢復。目前可以藉由外用藥、口服藥或頭皮注射類固醇來幫助頭髮早一點恢復。
10. 拔毛癖:好發於小孩子,不過20、30幾歲的大人也有可能發生。算是一種精神官能症,因著心理壓力反應,養成拔頭髮的癖好。病人若能意識到這是不好、無益的行為,加上家人的了解、關懷,再加上藥物解決癢的問題,通常可以恢復。
11. 整髮、護髮不當:使用染髮劑、燙髮不當有可能傷害頭皮、頭髮造成掉髮。編髮辮、綁馬尾,太過用力拉扯會造成毛囊暫時或永久受損。洗髮、吹整、梳髮過於頻繁,頭髮乾裂,也會掉髮。
12. 脂漏性皮膚炎:大約有10%~16%的人會有脂漏性皮膚炎的皮膚問題。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性皮膚炎,常發生在頭皮、眉毛、鼻翼兩側及下緣等處,症狀為紅斑、脫皮,偶有發黃、油膩的皮屑,會令人感覺有點癢但又不會太癢,嚴重者會有流湯流水、二度芽孢黴菌感染等症狀。這種皮膚炎是很難完全斷根的,然而幸運地是只要配合專業皮膚科醫師的治療,可將發作的次數及嚴重程度降到最低,並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。
13. 頭癬(黴菌感染造成):俗稱白癬,是黴菌感染造成,可以顯微鏡檢查或黴菌培養來確定。除了掉髮、斷髮,頭皮也會癢、脫屑、紅腫或找到小黑點。好發在小女孩或中年婦女。只要配合口服抗黴菌藥及外用藥,很快可以治癒。
14. 甲狀腺疾病:不管是甲狀腺機能亢進(過多)或甲狀腺機能低下(不足)都可能造成掉髮或頭髮稀疏,只要抽血就可以確定。
15. 紅斑性狼瘡:可以造成頭髮稀疏或局部像圓禿的掉髮。可以配合其他皮膚臨床變化(如臉部蝴蝶斑)、抽血、皮膚切片來診斷。
16. 毛囊炎:常發生在男性或是油性皮膚者的身上。任何有毛孔的部位,都有可能發生;尤其容易潮濕、摩擦的部位為好發區域,例如頸項、腋窩、頭皮、前胸、後背、臀部、大腿、陰部、上臂等處。其感染源為細菌(葡萄球菌、鏈球菌等)感染。
17. 梅毒:性病梅毒也會造成掉髮,可以藉由抽血診斷。
18. 其他皮膚發炎性疾病等。
掉髮的原因,除了臨床檢視、詢問病史、抽血檢查、顯微鏡檢查外,目前針對掉髮時作頭皮的皮膚切片,有改良新方法:事先在頭皮打上少量局部麻醉劑,經過15分鐘後,取大小約0.5公分以下的皮膚送病理化驗,手術時間不到5分鐘,術後觀察一段時間沒有出血現象後就可以回家,傷口極小。有正確的診斷才有正確的治療,尤其是針對反覆發作、久治不癒未見改善的頭皮疾病,更應該考慮作檢查,不要再盲目嘗試各種治療。